【農業觀測站】麥肯錫報告:資訊科技輔助資源管理,達成永續漁業

【農業觀測站】麥肯錫報告:資訊科技輔助資源管理,達成永續漁業

越發便利與繁榮的人類社會,導致海鮮消費量大幅增加,數十年的捕撈,已經導致海洋資源出現了枯竭的危機。從事海洋捕撈的業者表示,現在捕撈作業要花五倍的投入才能達到 1959 年代的漁獲效益。因此結合數據科技輔助漁業資源管理,將是未來重要的漁業科技發展方向。資料科技的應用,不只提高漁業捕撈效率,也能提升政府與食品公司的資源管理技術。


感測器取得海洋環境訊號,讓漁業不再「看天吃飯」



傳統漁業就像農業耕作一樣「看天吃飯」,漁民依照天候與氣象狀態、加上捕撈經驗,來決定作業時程。先進的資通訊技術,例如利用衛星與光學感測器,將協助取得海洋環境中的海水溫度與魚群活動訊號;而搭配無人機技術,更能完整掌握漁船周圍環境天候資訊。

雖然大型商業性漁船已採用聲納等技術進行捕撈作業,仍有許多小型漁業主要依靠直覺、經驗和基本觀察來導航並偵測魚群。這兩種模式對比鮮明,但具有針對性的分析模組對雙方皆可提供許多協助,例如提供整個捕魚場域的每日預報、幫助追蹤高度需求性的物種,甚至提供資訊在特定的季節捕撈特定魚種,以達到最佳食品加工利潤。



應用資通訊分析模組,優化漁業經濟效率



物聯網感測器的應用,則可協助監控海洋狀況,以幫助漁船確定最佳的節能路線。應用研究模組於漁業,其分析帶有戰略指導的特性,且有財務上的獎勵。研究發現,如能優化整個季節的捕撈活動、最大程度減少監控設備的待機時間,並經由分析導航數據確保燃料使用的經濟性和勞動效率,將可減少 110 億美元的成本,約占當今支出的 15%。

智能感測器甚至能提供漁獲的剖析資訊。事實上,過往漁民必須在捕撈後,才確定捕獲物種,造成海洋資源潛在的浪費。未來的智能感測器,將可針對此問題進行解套,使船員快速獲得物種自動監控、尺寸等數據。新分析技術有機會利用海水溫度和浮游生物群,來模擬魚群可能的位置,如此可降低針對特定魚種搜尋的成本、減少資源的浪費。此外,分析技術能夠使貧困地區也受益,新興市場的漁民,可藉由手機獲得更多市場的訊息。

另外,引入自動掃描與智能系統,除了可監控產品品質,並取代人工分類漁獲的作業。現今消費者越來越要求產品的品質、如何捕撈及捕撈地點的資訊透明化,因此,研究人員開發出無線射頻辨識(RFID)來標記魚類,並利用區塊鏈技術對魚貨量進行認證。


利用物聯網連結資訊,整合分析協助漁業管理



當今多國政府試圖以完善數據收集來協助監控非法捕撈,並要求大型船隻配備監控系統,以傳輸其位置、運行速度與方向。隨著時間的進展,更多的訊息將可利用物聯網聯結,再藉由先進的分析技術和機械學習系統對這些數據進行整合。最終幫助平衡利益競爭,即協助漁業管理高風險且易變的業務;同時為當局提供資訊,以便優化政策的制定與執行。

過去漁業管理人員常因數據的缺乏,而無法計畫漁業運作作業,僅靠幾乎沒有前瞻性的漁獲來判定。而分析工具則有望提供動態的船隊檢視圖,使管理者可依分析結果,規劃船隻運行並持續監控庫存。

而免除人為因素、可信賴訊息的管理系統,將易採用且不易被干擾,如設計分析軟體工具發現船隻在禁止進入區域放慢速度時,即可發出警報,提醒當局注意可疑行為。


資訊共享達成精準漁業,維持永續海洋資源



非政府組織也正在幫助業界改變觀念,如為了促進研究的永續性,Global Fishing Watch 提供來自政府與衛星數據的信息於 65,000 艘以上的漁船,隨著時間的推移,來自攝影機和影像辨識軟體結合人工智慧的數據,將幫助政府能夠更彈性的調整法規和捕撈配額,以管理海洋資源。

然而,地緣政治對各國政府管理漁業仍會是個挑戰,由於一些不良行為者常在舊有監控地圖無法呈現的灰色地帶遊走,某些國家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,從而得益。因此,更好的數據和分析功能,可協助執法工作,查明非法捕撈存在的地點、並對長期違法者作出制裁。此外,數據的共享和良好的分析工具,可幫助政府與漁業調整彼此間的利益,以達更好的資源管理。總之,精準漁業,將是未來維持海洋資源的關鍵因素。

資訊共享亦有機會協助彌補組織間的鴻溝,捕撈活動的資訊僅是整個漁業運作的一小部分,其還牽涉到多個利益關係人的協調,如政府、業界及非政府組織。也就是說,共享來自先進的監控技術的訊息,可使當局了解真實的全球漁業活動,也協助設計出更有效的跨領海監控計畫。


【農業觀測站】麥肯錫報告:全球農企業三個重要減碳策略 【農業觀測站】台大生農學院盧院長:「包容性經濟」打造臺灣永續農業新面貌